唐朝和聚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唐朝和聚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隋唐势力分布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隋唐势力分布
  2. 唐朝高等学府是什么
  3. 鸣鼓而聚之词类活用

[One]、隋唐势力分布

〖One〗、隋唐五代持续380年之久,活跃在这个舞台之上的不仅有中原的汉民族,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其他族群和势力。

〖Two〗、唐朝向外的开放拓展,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其吸纳异质文明的内聚力量愈加强劲,各种势力和不同文化之间不断碰撞,彼此吸引,在这个时期又形成了高潮。

〖Three〗、总括隋唐五代,在东西南北各地活跃的众多民族当中,突厥、回纥(鹘)、吐蕃、吐谷浑、袜羯、契丹、南诏等与唐朝交往密切,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具有强大的实力。

〖Four〗、他们与中原王朝结成的各种关系与交往活动,构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Two]、唐朝高等学府是什么

〖One〗、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比较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Two〗、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

〖Three〗、太宗贞观十三年(639),置崇贤馆,属东宫系统,有学士二人,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生,均如门下省所属弘文馆之例。学士之下有校书郎二人,掌校理书籍。高宗上元二年(675),避太子李贤名讳,改称崇文馆。学士出缺时,由庶子领馆事。肃宗时,以宰相为学士,领馆事。崇文馆

〖Four〗、本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唐代在此设“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崇文馆又是唐代的贵族学校。唐制规定:“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Three]、鸣鼓而聚之词类活用

是的,鸣鼓而聚之,这句话属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中的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句话出自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这句话中,聚,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之”,活用为使动用法,使…聚。这句话的意思是,敲击鼓来使大家聚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