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主要书法碑刻名称

大家好,唐朝主要书法碑刻名称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颜真卿碑帖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主要书法碑刻名称和颜真卿碑帖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颜真卿碑帖有哪些
  2. 唐朝书法,绘画,诗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及特点是什么
  3. 西安碑林前十名碑

[One]、颜真卿碑帖有哪些

〖One〗、颜真卿碑帖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

〖Two〗、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一度光复河北

[Two]、唐朝书法,绘画,诗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作品及特点是什么

〖One〗、这时出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篆隶二体又重新出现书坛,虽未见超出古人之上,但颇有一些名家。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

〖Two〗、张旭的书法以草书成就比较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其状惊世骇俗。

〖Three〗、辽宁省博物馆藏有《草书古诗四首》墨迹本,传为张旭狂草之作。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

〖Four〗、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Five〗、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其楷书熔铸古今,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雄浑豪迈,一幅盛唐气象。特别是《祭侄文稿》,其原迹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姿态横生,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

〖Six〗、颜真卿的传世书迹极多,这值得收藏家和投资者重视,或许在民间会有新的发现,但要认真辨伪。

〖Seven〗、怀素书法作品的风格并非全部相同,大致可分为3种: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的:如圣母、食鱼、苦荀、藏真、诸帖,保留晋法甚多,圣母帖且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他自成一家的作品,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三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完全换过一番面目,也可说是他过人之处。

〖Eight〗、怀素的狂草千变万化,下笔连绵不绝,鼓荡而下,又不离魏晋法度。如《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他与张旭比肩,合称“颠张狂素”。其《圣母帖》、《小草千字文》,则冲和雍雅,尚有几分章草意味,可窥其草法变化之来源。

〖Nine〗、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Three]、西安碑林前十名碑

《开成石经》刊刻于大和七年(833年)至开成二年(837年),原石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现址。共有刻石114块,每石两面刻,计228面,650252字,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等12部儒家经典及《五经文字》《九经字样》2部儒经字样典籍,加上乾隆年间补刻的《孟子》,共计13经。《开成石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是中国历史上七次刻经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部,被誉为“古本之终,今本之祖”。

《石台孝经》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李亨篆额。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的喜好隶书,师法《曹全》,书风丰腴遒丽,书法工整,字迹清新。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迎客第一碑。

刻于唐咸亨三年(672),唐代僧人玄奘自西域取回佛经翻译完成后,请求皇帝为所译经文作序。《圣教序》内容即唐太宗所作序文,太子李治作的记和玄奘写的谢表和心经。玄奘的弟子怀仁和尚从宫中所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历时24年刻成《集王圣教序碑》。传说由于内府墨迹字数有限,朝廷曾悬赏“一字千金”从民间重金征集所缺之字,故此碑又被称为“千金碑”。此碑摹刻精美,纤微克肖,书法“贵越群品,古今莫之”,成为后世学书者临习王体行书的楷模。

这是颜真卿中青年时期代表作,书风尚在初步定型成熟阶段,其结构平稳严谨、棱角分明,精密腴劲。字口方棱,笔划转锋清晰,起笔落笔明朗。用笔点画圆整,雄秀并厚,飘逸中透浑厚,与晚期的雄浑一脉相承。

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室,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刻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碑文记载了唐代高僧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受到的礼遇和尊重。柳体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体齐名,字体以骨力劲健见长,瘦硬通神,人称“颜筋柳骨”,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波斯人大秦寺僧景淨撰文,呂秀巖書。唐建中二年(781)刻立於大秦寺,明代天啟三年(1623)出土,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室。

此碑刻于唐大历〖Fourteen〗、年(779),宋赵明诚著《金石录》后便不知所踪,直至1922年10月才重见天日。由于常埋地下,未经加工修剔,所以最为接近颜书笔法。初拓本流传甚少。

撰书者不详,东汉中平二年(185)。《曹全碑》在汉碑中极富盛名,不仅因为刻石时间久远,保存完整,更因为其独树一帜的笔法风格。碑文秀丽典雅,简静雅和,清丽婉畅,章法整肃宁静,纵横行列,井然有序,用笔刚柔并济,藏多于露,圆多于方。与《礼器碑》前后辉映,乃汉石中之至宝。

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厅。欧阳通工于楷,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

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唐贞观年间刻成。此碑是皇甫诞之子皇甫无逸在贞观年间为其父追颂功德所立,为欧阳询早年书迹。此碑书法结构完美,骨气劲峭,法度严整,可谓楷法神品。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唐朝主要书法碑刻名称和颜真卿碑帖有哪些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